“十項行動”調研行,記者來到目前國內工業自動化領域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宜科電子,采訪這樣的龍頭企業如何在延長產業鏈中發揮帶動作用。
在調研采訪中,記者來到了位于西青區經濟開發區的宜科電子。眼前這些傳感器、編碼器等產品,是智能生產線的核心器件,廣泛應用在汽車制造、紡織加工等上百個行業,目前,奔馳、寶馬、富士康等國內上千家知名企業,搭建的智能化產線,都是與宜科深度合作的。今年初,企業接到了來自新能源鋰電的龍頭,寧德時代新產品的合作意向。
宜科與寧德時代從2021開始就開始長期合作。這一次,寧德時代希望在智能化生產線中,增加一款全新的3D激光傳感器。通過多臺傳感器的互聯互通,完成更加精準的檢測。主要運用到鋰電池的電芯、模組等全環節,能夠替代人工抽檢,提升產品穩定性,提高產品合格率。新產品一旦落地,也將為企業爭取到新市場,更重要的是,還能給宜科吸引來上千家合作企業。
調研中,負責人告訴記者,像傳感器這樣的拳頭產品,目前在天津的上下游企業有50多家。而宜科作為國內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領頭羊,計劃3年內,要把在天津的產業鏈企業從現在的100家擴展到超過300家,全國合作企業,從現在的上千家延長到將近5000家。如何發揮核心企業帶動作用,推動優勢產業延鏈,調研中,記者了解到,西青區聚焦企業需求,累計為300多家像宜科這樣的研發創新類企業,申請科技扶持資金1.5億元。有了資金支持,在區工信、發改、科技等多部門的協助下,宜科組建了天津市自動化與信息化創新產業聯盟,發揮核心企業帶動作業,已經有50多家產學研單位加入,將帶動更多上下游企業合作。同時,作為天開高教科技園的拓展區,未來,西青區將連續五年投資超10億元,為企業提供研發創新場地。
市工信局也正在牽頭制定方案,邀請專家院士“問診把脈”,推動短板產業補鏈、優勢產業延鏈,傳統產業升鏈、新興產業建鏈。在上下游聯動和大中小企業協同,實現龍頭帶動、成龍配套、集群發展。
記者手記:順應產業發展大勢,龍頭企業“筑巢引鳳”,通過延伸鏈條,讓更多中小企業加入進來,“鏈”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,厚植天津制造新優勢。
|